第一百一十二章 劫道

/>   因为李若愚与姜云有了协商,五日的约定,自然是不需要遵守。

  华云飞好像也希望姜云可以再此多停留一段时间,很是欢迎。

  半个月后,李若愚醒转过来,不断自语。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

  看了姜云一眼,朝他点了点头。

  姜云通知了一下,枯坐半月毫无所获的叶凡,让他做好准备。

  半日之后,姜云终于察觉到了异常,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他的心头。

  拙峰之巅,出现一片虚空,极度安谧。

  里面草木繁盛了又凋零,一会儿绿叶欲滴,一会儿凋萎枯寂。

  九阶天梯,朦朦胧胧,不断放大,竟有琼楼玉宇浮现在上,横在虚空中。

  李若愚像是化石一般,盘坐在那里,与九阶天梯对立。

  拙峰上,九阶天梯不断放大,化成九座平台,上面琼楼玉宇,云霞缭绕,朦朦胧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若愚缓缓升起,被一股力量牵引,进入那片缥缈的宫阙间。

  山巅上,极度的虚空,深笃的静谧,像是一方世界在演化,莫名的“道”与“理”在交织。

  万物尽显,生机勃勃,周而复始,循环运动。

  最初,繁花似锦,绿叶欲滴,最终却枯萎凋零,回归到它们的本根。

  姜云盘坐,一动不动,眸子由灿烂到枯寂,由光明到空洞,像是也经历了一番由繁盛到凋落的演变。

  天地间仿若有莫名的轨迹浮现,形成繁复深奥的规则与秩序,衍生出神秘的纹络与图案。

  本源珠冲天而起,将这股玄妙的道韵烙印了下来。

  起初,并不是所谓的仙术传承,而是拙峰的根本心法。

  九秘之皆,瑰丽绝世,运转起来,偶然触发,可数倍、十倍的发挥出战力。

  忽然,一种莫名的道韵在流转,显得无比神秘。

  与拙峰的古朴心法相比,有很多不同,更加玄妙浩瀚。

  姜云体内四种秘法齐齐运转,与之产生了共鸣。

  没有声音传来,没有波动荡漾,有的只是一种奇异的神韵,在拙峰之巅显现。

  不得不说,拙峰的前贤大能,无比了得,不留一字,不留一言。

  以整座主峰为经,传下九秘之一,使之不绝,流传后世,手段极其非凡。

  叶凡怀抱菩提子,也沉浸在了这股道韵之中,也有所得。

  远处的那些主峰上,很多强者在眺望。

  远观拙峰的奇异变化,不少人露出了吃惊得神色。

  他们自是知晓姜云在拙峰的,也暗中观察过很多次。

  “经文是因姜云被引动的吗?”

  一位长老眼中有些悲哀,自家的白菜让别人拱了一样。

  不久后,太玄门的掌教还有太上长老们,也全都浮现在拙峰之间。

  “是李若愚,他并非真的愚钝,勤能补拙,他走上了前贤的道路,或许真的是我太玄一脉未来的守护者。”

  “那么说,姜云只是凑巧而已了?”

  “他本就先一步进入化龙,若是领悟了拙峰秘术,瞬间增强十倍,东荒年轻一代的未来,怕是不需要争什么了。”

  一位太上长老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禁感叹万分。

  “此术学自太玄,未来自然要承我等的情分的。”

  “拙峰荒寂五百年,弟子凋零;如今传承开启,自各座主峰挑选杰出弟子,送往拙峰。”

  太玄掌教下达了这样一则命令。

  姜云一动不动,与天地相融,与拙峰合一。

  用自然洗礼,仿若化成了拙峰上的一块石,一株草,一条藤。

  将那点点滴滴,无尽神韵,全部烙印在心间。

  第五种秘法出现在了他的心中,缓缓张开了双目,恢复了清明,九秘之皆,他得到了。

  “恭喜姜兄,怕是收获不浅啊。”

  华云飞也来了,他儒雅中带着灵动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

  很难想象此人会是《吞天魔功》的传承者。

  “多谢太玄的成全,姜云铭记于心。”

  姜云对着华云飞点了点头,随后向着各位峰主和长老们行了一礼。

  接下来姜云又在太玄门停留了五日,他方才带着叶凡一同离开。

  “走吧跟我一起去北域,南域这里没什么事情要做了吧?”

  出了太玄门,姜云对着叶凡说道。

  “走吧表哥,北域我已经期待已久了。”

  叶凡此时还有些恍惚,跟随表哥这几日,让他彻底开眼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