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制片人,站起来

emsp; “你觉得该怎么做?”

  “这就是答案之一。”

  叶秦亮出手里颁给制片人的奥斯卡小金人。

  圈子里一直有这么一句:出钱的不懂电影,懂电影没有钱。

  国内给影视剧投钱的,以前是央视、各大电影厂、地方电视台,这几个都是懂行。

  之后,煤老板、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甭说这一堆资本,中影都不见得懂电影。

  韩三爷挂的制片,《无极》、《富春山居图》,《南京!南京》,滋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会融资、打钱、搞市场,电影基本是外行,依赖导演、依附导演、死磕导演,甚至给导演架空也无所谓。

  像章伟平跟章国师,小王总跟冯裤子,韩三爷跟陈凯哥,甚至不看剧本,看人下菜。

  得改!

  “你觉得导演中心制不适合目前的华语电影吗?”

  叶秦点点头:“导演中心制是怎么来的呢,一般说是老大哥那儿来的,这只是其一,另一个,就法兰西的新浪潮运动。”

  当时好莱坞侵入欧洲市场,新浪潮的旗手,弗朗索瓦·特吕弗一批人就坚决“反好莱坞”,抵制“制片人中心制”,也搞导演中心制。

  但跟当时华夏不同,几大电影厂可是格外尊重编剧、作家,导戏都要征求意见。

  是丫的特吕弗这货给带跑偏了,在《法兰西电影的一些倾向》首倡“作者论”:

  拍电影就是写作,真正作者是导演,而不是编剧。

  八九十年代,这股思潮在华夏蔓延,甚至引起大讨论大辩论,最擅长好莱坞商业手法的第三代导演,谢劲给“批”的最惨!

  以至于极端到“反戏剧”、“反编剧”、“导演中心”,影响最深的就是北电78级。

  典型代表,呶,陈大诗人,没制片人压着,不把编剧当人看,那套“新浪潮”早过时。

  要不然,法兰西,还有整个欧洲,能把市场拱手让给好莱坞?

  “现在该调转轨道,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制片人必须要懂电影,要成为导演的导演,要能电影里担任编剧、导演、制片人、监制、甚至明星的角色!”

  《战狼2》,吴晶,制片,第一编剧,导演,演员。

  小破球,郭凡导演兼第三编剧,龚格尔制片兼第一编剧。

  《无极》,陈凯哥导演兼第一编剧,制片呢,韩三爷,陈虹,能拍得好才怪!

  叶秦进入酒店前,高举着手里的小金人:“用这座奥斯卡奖杯,还有今后的电影来矫正!”

  ……………

  酒会中,浪漫的音乐萦绕,柔和的灯光闪耀。

  三三两两,男男女女,觥筹交错,勾肩搭背,彼此看对眼,立马火花四溅。

  叶秦穿梭在人群间,撞到西尔莎罗南。

  “嘿,秦,恭喜。”

  “你也是,年轻的奥斯卡影后提名,再来几部,哇哦,也许30岁之前就能拿到!”

  西尔莎罗南捂住嘴,笑眼弯弯。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唔,全力地配合《布鲁克林》的宣传,其他的嘛,经纪人给我发的剧本,我都不是很满意。“

  “我倒有一部,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真的吗,当然,现在有谁会拒绝你的邀约。你不知道,你的大秦,现在在圈子里有多受欢迎,别人都说你是‘小狮门+小米拉麦克斯’,商业艺术的结合!”

  西尔莎罗南水蓝色的眼瞳闪闪发光,她左手挽住叶秦的手臂,复述着旁听来关于大秦的评价。

  叶秦一边听,一边把她领到格蕾塔葛韦格面前。

  “格雷塔,你的伯德小姐来了。”

  “《伯德小姐》?”

  格蕾塔葛韦格惊喜道:“秦,你答应投资我的,我的电影!”

  “嗯哼。”

  叶秦耸耸肩,就算不看在同届柏林电影节评委的情分上,就是《伯德小姐》名利,那也是值得。

  西尔莎罗南张了张嘴,合着是遇到她,才投的这电影,这是什么意思?

  不等她反应,感觉后腰被轻轻地推了一把,径自地推向格蕾塔葛韦格,然后就看到叶秦眨了眨眼,潇洒走人。

  一瞬间,周围听到消息的演员,笑容满面,一个个端酒而来,围着格蕾塔葛韦格、西尔莎罗南,意思再明显不过:

  求合作!

  不远处,米拉索维诺板着脸,嘴里脏话连篇:“那个婊子绝对跟chxnk有一腿,可她有什么,像个ipad一样!”

  “呵,而且不是在床上,motherfuxk,我以前卖力地伺候哈维,没有几十次,也就十几次,可他给我的承诺,迟迟没有兑现。”

  艾什莉贾德咒骂不停:“他现在甚至连配角都不肯给我,只捧他的甜点,詹妮弗劳伦斯、妮可基德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