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华语电影向右向左向前看!

  “叶总的说法,我持保留态度。粉丝经济,跟电影工业化,完全扯不上半分的关系,谁也影响不了谁。”

  “叶光纪做电影的时间毕竟不长,华宜在这一行已经20个年头,吃过的亏走过的路更多。”

  王中君刚刚跟阿狸粑粑出席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会,交换协议书,阿狸投了15.3亿,占股8.08%。

  股价乘势而起,市值已经疯涨到600亿,妥妥的影视行业第一股!

  一脸春风得意地放话:“粉丝经济是风口,是浪潮,做事不能像叶总逆流而上,而要顺流而上,华宜跟阿狸的战略合作,就是深耕粉丝经济。”

  “阿狸有着庞大的用户资源,撬开互联网粉丝经济市场………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参照好莱坞模式!”

  记者问道:“可是,照博纳于董的意思,这不就是给BAT打工嘛?”

  王中君笑而不语,当阿狸的狗,是最大的荣幸!

  “未来给BAT打工?不,不可能!”

  王常田坐在沙发,叠着腿,背后立着一块牌子,写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

  “就像叶秦说的,我们其实都是在为华夏的电影观众打工,为华夏的电影工业打工,不是谁为谁打工,我们的产品是面对所有的观众,我们做好了,观众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回报。”

  “本来企鹅要投我24亿,我是拒绝的,但叶秦说服了我,互联网在电影投资、营销、粉丝经济转换、在线销售慢慢形成闭环,互联网+电影,是趋势!”

  “今后华语电影界,会有两股潮流,流量为王,还是内容为王,就像《小时代》,跟《肿瘤君》,以后迟早会摩擦对抗。”

  “我同意王总的说法。”

  坐在旁边的于小冬拿起话筒:“华语电影不能只满足国内,也许流量能在国内赚的盆满钵满,但靠流量、粉丝经济迎战美国好莱坞巨制,可能吗?”

  “叶秦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华夏电影缺创作人才、缺电影语言、缺电影产业革命!”

  欢瑞的陈元、星美的覃惠、旺达的叶柠、西影、上影……影视行业里的头头脑脑,上到公司老总,下到制片导演,都在不同的场合发声。

  冯裤子:叶秦说的很对,华夏实际没有电影工业,都不如人棒子好!

  王晓帅:与其搞电影工业,倒不如关注艺术电影,法兰西没有电影工业,照样抵抗好莱坞!

  作为《小时代》系列的最大利益者,楽视影业的CEO张昭,直接开炮:

  “叶秦的话纯属危言耸听,粉丝经济当然是服务粉丝,楽视当初选这么个IP,就是看中粉丝基础,启用第一个产品经理郭小四,楽视赌对了。”

  “接下来,《小时代4》、《爵迹》都会延续这种模式,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要么力挺,要么中立,要么反对,是左,是右,言论一目了然。

  到底是支持流量明星、互联网、粉丝电影,还是内容品质、工业化、大制作电影,前世是《战狼2》这根导火线引爆,现在不是了。

  2014年,粉丝电影、流量明星会加剧烂片的时候,战役悄无声息地打响,而开第一枪的是——

  叶秦。

  他此时脚踏实地,吊着威亚,在中影怀柔基地的地宫摄影棚里,在威亚师的协助下,身体慢慢地下降。

  “胡八一,鸡鸣灯灭不摸金。”

  闻声抬头,舒其站在绿色舞台,四周也全是绿幕,没有半分墓穴实景的影子。

  演员讲究7力。

  包括体验生活观察人物的观察力,心无杂念沉浸情景的注意力,角色情绪形象性格的感受力,千人千面气质多变的适应力……

  还有想象力,无实物表演,靠的就是丰富活跃的幻想。

  当然,不能天马行空,明明是海,想成宇宙星海,脑洞得限制,所以需要科技辅助。

  叶秦事先看过奥斯卡特效团队制作的“动态预演”,就是把那些画在概念图的场景,通过计算机模拟成具体的画面,不需要太精致。

  在好莱坞,都是基操。

  在华夏,少的可怜,真靠想象力。

  他趴在绿布包裹的箱子,是要渲染成辽代风格的石椁。

  emm,总不能真搬一个棺材,晦气!

  面对面望着平躺在里头的大甜甜,穿戴红袍金冠,银丝网络,脚踏马靴,衣服佩戴日月形制的佩饰,脸上蒙着薄薄的面纱。

  镜头怼着脸打特写,神色犹豫,因为白烛变绿,意味不祥。

  “别介,咱可几个月没开张。”

  黄博不甘心地拍拍手,“这煮熟的鸭子,咱不能又他吗让飞了吧。”

  叶秦犹豫了片刻,还是伸手,揭开蒙脸的面纱,极其诡异地像在掀娶进门老婆的红盖头。

  大甜甜眉眼面着淡红的眼线,她慢慢地睁开眼睛,仿佛苏醒。

  “咔!”

  乌尔闪喊了一声,就见监视器里,叶秦、大甜甜,两张脸不到一个拳头的距离,大眼瞪小眼,气息喷在彼此的脸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