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被抑制的A类火星菌!

/>
  遥远在数十万公里的月球上。

  主导月华台国际火星生命研究项目的柯建华教授已经收到了下蜀航天基地这边传递过来的消息。

  实验室中,两名科研人员正在对大肠杆菌等基因编辑技术常用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基因修改。

  借助徐川的研究成果,他们已经顺利的找到了A类火星菌种对应的基因编辑片段,并且对其进行了基因剪辑操作,成功的将其取了下来。

  不得不说,尽管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表达系统已经扩展到真核系统如酵母、昆虫细胞、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等范围。

  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依然因其独特的优势而保持着广泛的应用,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依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表达体系不仅具有表达量高、周期短、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还是超过30%的重组蛋白质药物、50%重组蛋白质的制备的主要表达宿主。

  小心翼翼的将培养皿送入生物培养振荡器中后,一名穿着隔离防护服的科研人员长舒了口气,开口道。

  “柯教授,大肠杆菌的基因编辑工程已经完成,预计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收获第一批表达蛋白,可以开启第一次的实验。”

  实验室中,柯建华点了点头,道:“保持密切关注,我要在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这也是大肠杆菌作为基因编辑技术样本的重要原因。

  它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细菌,通常在指数生长期每20-30分钟分裂一次。其在适宜的条件下,在37℃下培养,其细胞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

  一般几个小时就能达到较高的密度,这有利于快速获得大量的表达蛋白。

  两个小时的时间并不长,很快,他们便收获到了第一批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后的大肠杆菌生产的表达蛋白

  蹲守在实验室中,柯建华注视着实验人员进行混合抑制实验操作,心脏已经跳到了嗓子眼了。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的时间,实验室中,正在进行混合抑制实验的科研人员带着浓浓喜悦的惊呼声充满了房间。

  “A类火星菌的繁衍活动被抑制了!”

  “它们.正在逐渐死亡!”

  “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PS:求月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