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苏联特使

  第223章 苏联特使

  “我们不能绕过去吗?”

  “如果是山路,必经之路的话,基本是没有绕路这个可能的。”

  “前提条件是上级下达了撤退命令,我就是得继续撤!”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情报,为什么不能先发制人呢?”

  “先发制人?前有狼,后有虎,一旦和日军爆发战斗,短时间内解决不掉的话,身后的追兵会跟上来,到时候腹背受敌,恐怕就惨了!”

  “.”

  下方的学生激烈讨论,就连陈继承几人也在思考。

  按照军校的教育,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级下达的撤退指令,就应该坚决的执行下去。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刻板的执行命令,只会让部队承受更大的伤亡,还不见得会有什么成效。

  不执行的话.

  还不就是与教学大纲背道而驰吗?

  左右脑互搏?

  “长官,这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效仿八路军的方式,钻进大山里,和小鬼子们打游击!”

  “别胡扯了,还打游击你拍拍屁股走了,那阵地谁去守?”

  “我觉得还是要抗命,士兵都死光了,就算撤回去了,又能有什么用?”

  “但是.”

  “没有但是,一切为了抗战,要顾全大局,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执行命令,无疑是在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在用几十,甚至上百条生命去捍卫你的个人荣辱!”

  渐渐地,学生们的讨论趋于尾声。

  王奉也听了个大概。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根据现场的情况,自己独立的做出判断,毕竟指挥所位居后方,接受前线的信息时具有极强的滞后性。

  一线军官只会刻板指挥,只会使战况越来越糟。

  陈继承的脸色不太好看。

  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

  王奉面色也有些怪异。

  由于事先对这场讲座的安排并不知情,所以根本没有提前做准备,方才的所有发言都是临场发挥。

  本意是让这些在校生明白,战术教条化的弊端。

  没想到最后却产生了些意外的效果。

  如果这批军官中,有一些人未来能成为师长,或是旅长,常凯申再想要越级微操,估计可就难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

  王奉心里苦笑,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能制止住常凯申的微操行为,那对抗战的贡献,可比讲一堂理论知识要大的得多。

  王奉把心中的念头打消掉,清了清嗓子:“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继续往下说了,想必同学们心中也已经都有了答案!”

  “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台下的学生互相张望,零零散散有几个人喊了“报告”。

  提出的问题也都相对简单。

  王奉一一解答之后,眼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将讲台交给了另外一名教官,转身快步离开大礼堂。

  外面。

  陈继承还在思考刚才那个问题。

  他貌似发现了一些端倪。

  确切的说,已经猜到了王奉在指桑骂槐,表面上说的是战术指挥,实际上是在讽刺委员长越级干预指挥。

  关于常凯申的这个特点,陈继承可是太了解了。

  他也算是中央军里的坚持嫡系了。

  1936年的时候,调任豫鄂陕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安事变时,和常凯申一起参加了“睡衣登山大赛”,被张学良的东北军追到了骊山上,也算是一起吃过苦的了。

  见王奉走出来,他立马上前:“王长官呐!”

  “你刚才教给学生们的”

  王奉侧目,毫不留情的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了陈长官,王某说的有什么不妥吗?”

  陈继承顿时语塞。

  对常凯申“微操”一事,全军上下就没有不反感的,这几乎是大家不必言说的共鸣,要说有什么不妥,那确实没有。

  但在中央军校里给学生们讲这些

  王奉笑了笑:“这课也讲完了,不知接下来陈长官有什么安排?”

  陈继承:“抱歉王长官,接下来我有些公事,暂时失陪了,等改日你我二人再好好一叙。”、

  王奉低头看了眼时间——15:23。

  还早。

  可惜的是这一趟没遇上苏联教官。

  得想个办法,和苏联大使搭上关系。

  最好还是正当理由。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